物业管理中常见风险管控
物业管理中常见风险管控
物业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不可控因素、不确定因素导致的风险,我们称之为石家庄物业管理中的风险。作为物业服务企业可通过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形成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从而有效的应对管理风险。
首先,是业主人身、财产损害风险方面。 《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四十七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发生安全事故时,物业服务企业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协助做好救助工作。物业服务企业雇请秩序维护人员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秩序维护人员在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秩序时,应当履行职责,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上述规定,不仅是对物业服务企业在安全服务过程中业主人身、财产损害法律责任的原则性规定,也是对物业服务企业规避安全服务中的治安责任的预警。
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严格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按照合同约定和《条例》的规定,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协助当地公安机关作好治安工作,执行企业安全防范制度,维护物业服务区域内日常公共安全,这是物业服务企业规避安全服务风险的根本方法。
作为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除了了解行业相关的常用的法律法规外,还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有一定的理解,学以致用,将法律法规条文的精神贯彻到日常管理服务中去,才能有效规避类似的管理风险。
其次要加大法律法规的传播,使相关方具备物业管理行业认知。
物业服务企业在管理服务中涉及开发建设单位、业主、服务分包方等方方面面的相关方,相关方对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了解的差异程度对物业服务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物业服务企业除了自身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应注重进一步理顺与开发商、业主、业主委员会,以及服务分包方等的法律关系,依法维护物业管理各方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物业服务企业行为。例如:可以利用物业服务区域内的宣传场地,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通过业主对物业管理行业认知度的提高,增强对物业服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企业发展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战略决策与风险控制的过程,而风险与机遇并存。只要物业服务企业常树危机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并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与技能付诸实践,就可以将各种管理风险降低到可控状态,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